分享免费的编程资源和教程

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几何画板系列教程——3.1.6 全等三角形演示

goqiw 2024-11-04 13:22:31 技术教程 48 ℃ 0 评论

3.1.6 全等三角形演示

1. 通过平移制作全等三角形演示课件

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并画任意三角形ABC。

第2步:填充三角形。

(1) 用“选择”工具选择点A、B、C,并选择”构造”菜单的“三角形内部”命令,填充三角形ABC。

(2) 用“选择”工具选择三角形ABC的内部,并选择“显示”菜单的“颜色”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紫红色”,三角形ABC的内部改变为紫红色。

第3步:按标记的向量平移三角形。

(1) 用“画线段”工具画线段DE;用“画点”工具在线段DE上任意画一点F。用“选择”工具在空白处单击。

(2) 用“选择”工具依次选择点D、F,并选择“变换”菜单的“标记向量”命令,我们看到有一个黑点由点D到点F闪烁移动,表明已经标记向量DF。

(3) 用“选择”工具选择三角形ABC(含顶点、边、内部),并选择“变换”菜单的“平移”命令,打开“平移”对话框,同时出现三角形A'B'C',如图3-28所示,单击“平移”,作出三角形ABC按向量DF平移后的象三角形A'B'C'。

(4) 选择三角形A'B'C'内部,并选择“显示”菜单的“颜色”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蓝色”,三角形A'B'C'的内部改变为蓝色。

拖动点F试试!

第4步:制作移动按扭。

(1) 依次选择点F、E,并选择“编辑”菜单的“操作类按扭”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移动”,打开“操作类按扭移动的属性”对话框,同时出现“从 F -> E 移动”按扭,如图3-29所示,系统默认的移动速度为“中速”,单击“下箭头”,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快速”,如图2-30所示;选择“标签”选项卡,把按扭的标签“从 F -> E 移动”改为“分开”,单击“确定”,作出“分开”,按扭。

同理,制作一个点F向点D移动的按扭,并把移动速度设置为“慢速”,按扭的标签改为“合拢”。

实验:单击“合拢”按扭,点F向点D移动,当点F与点D重合时,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重合。

单击“分开”按扭试试。

(2) 隐藏线段DE、点D、E、F,如图3-31所示。

第5步:完善课件。

(1) 为课件添加标题“全等三角形演示”或“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 选择“编辑”菜单的“参数选项”命令,选择“颜色”选项卡,把课件背景设置为灰色,这样,课件显得漂亮一些,同时又不刺眼。

(3) 调整好对象的大小位置。

文件存盘为“例3-9”。

【提示】

(1) 拖动三角形ABC的顶点可以改变三角形的形状。

(2) 右击“合拢”按扭,弹出快捷菜单,选择“属性”命令,打开“操作类按扭移动的属性”对话框,选择“对象”选项卡,单击“父对象”按扭,如图3-32所示,分开按扭的父对象是点F、E,无子对象,对话框中部显示按扭要执行的动作是:此按扭移动点F到E。选择“移动”选项卡,如图3-29所示,可以重新设置点的移动速度。

(3) 单击“合拢”按扭,点F开始移动,再次单击时,点F则停止移动。

(4) 关于操作按扭的选择方法

我们知道选择对象的方法是用“选择”工具单击对象。但用“选择”工具单击按扭则是完成按扭指示的动作。一般地,选择操作按扭有3种方法:

2. 通过旋转制作全等三角形演示课件

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参照“例3-9”第1~2的操作,画出三角形ABC、并填充角形ABC。

第2步:画弧。

(1) 用“画圆”工具画圆D,用“画点”工具在圆上画一点F。用“选择”工具在空白处单击。

(2) 依次选择点E、F、圆D,并选择“构造”菜单的“圆上的弧”命令,画出弧EF。

第3步:制作弧EF上一点的移动按扭。

(1) 选择弧EF,并选择“构造”菜单的“弧上的点”命令,在弧EF上画一点G,用“选择”工具拖动点G试试。

(2) 依次选择点G、F,并选择“编辑”菜单的“操作类按扭”命令,在子菜单中选择“移动”,打开“操作类按扭移动的属性”对话框,单击“确定”,作出“从 G -> F 移动”按扭。

同理,制作“从 G ->E 移动”按扭。

第4步:按标记的中心和标记的角旋转三角形ABC。

(1) 双击点A,标记中心。

(2) 依次选择点E、D、G,并选择“变换”菜单的“标记角度”命令,我们看到有一个黑点由点E沿弧向点G闪烁移动,表明已经标记角度∠EDG。

(3) 选择三角形ABC(含顶点、边、内部),并选择“变换”菜单的“旋转”命令,打开“旋转”对话框,同时出现三角形A'B'C',如图3-33所示,单击“旋转”,作出三角形ABC以点D为中心,按标记的角EDG旋转后的象三角形A'B'C'。

第5步:完善课件。

(1) 单击“从 G -> E 移动”按扭,点G沿着弧EF,按逆时针方向向点E移动,当点G与点E重合时,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重合。用“文本工具”双击“从 G -> E 移动”按扭,打开“操作类按扭移动的属性”对话框,把按扭的标签改为“合拢”,单击“确定”。

同理,把“从 G -> F 移动”按扭的标签改为“分开”。

(2) 拖动三角形ABC或三角形A'B'C'的顶点,使三角形足够大。

(3) 把三角形A'B'C'的填充色改为红色。

(4) 隐藏圆D、弧EF、点G。

(5) 添加标题“全等三角形演示”或“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6) 把课件的背景设置为灰色。调整对象的位置。

文件存盘为“例3-10”。

【提示】

(1) 标记角度与点的选择顺序有关,若依次选择点E、D、G,三角形ABC将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2) 标记角度还有下面两种操作方法:

法1、依次选择点E、D、G,并选择“度量”菜单的“角度”命令,度量出∠EDG的度数,如∠EDG=45.23°;选择∠EDG=45.23°,并选择“变换”菜单的“标记角度”命令,∠EDG=45.23°闪烁显示,表明标记角度∠EDG。

法2、度量出∠EDG=45.23°;双击点D,标记中心,选择要旋转的对象,比如点A,并选择“变换”菜单的“旋转”命令,打开“旋转”对话框,单击∠EDG=45.23°,∠EDG=45.23°闪烁显示,同时,对话框的旋转参数由“固定角度”变为“标记角度”,如图3-33所示的“旋转”的对话框。

练习

制作任意五边形全等的演示课件。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