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免费的编程资源和教程

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如何实现机器人自主移动?深圳先进院实现室内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技术

goqiw 2025-02-26 12:09:20 技术教程 30 ℃ 0 评论

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博士张锲石在南山图书馆举办的“创新知行荟”上做了题为《改变我们生活的人工智能》的主题演讲,他介绍的“多源信息融合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导航项目”成果可加速室内移动机器人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带动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三维视觉信息处理、深度学习等相关领域技术的发展,项目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此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联合项目的资助,研究团队将开展为期三年的技术攻关。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感知、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除工业制造机器人外, 移动型自动搬运机器人AGV、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会展及博物馆导览服务机器人等室内移动型服务机器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为此,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展开战略布局,智能服务机器人正在成为重要的新兴战略产业。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2012 年国家启动《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2017年国务院启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强调重点突破“自主无人系统的智能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支撑服务机器人应用和产业发展。

目前,张锲石博士所在团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工作,同该研究内容相关的项目有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基金委的联合基金等项目支持。那么,如果实现机器人的自主移动呢?先进院人机控制研究室团队利用感知技术、控制技术、深度学习分析技术让机器人将看到的环境进行检测和理解,通过对环境的感知理解构建当前所在场景的地图并判断自己所在的位置,再根据指令规划出最科学的路线进行移动和服务等工作。相比与传统的观测方法,这种自主移动的机器人的实用性更强,移动的效率和自适应性更容易满足实际场景的需要求,尤其是对不同的和位置的场景。而不再像是以前的机器人只能按照固定路线移动,遇到障碍物后也只能简单的停止而不能做出智能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在实际场景中更容易推广和应用。

张锲石介绍,研究小组面向室内环境移动机器人,研究融合三维摄像机、Wi-Fi、IMU等多源信息的室内移动机器人智能语义定位与导航关键技术,重点开展复杂室内场景的多层次高精度三维语义地图创建技术、融合三维视觉的机器人场景识别与精确定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局部精准定位、动态目标的检测识别、动态环境下的运动规划等问题的研究,提升室内环境移动机器人智能化定位和导航技术水平,改善人机语义交互的智能化体验。可有效促进移动机器人定位和导航技术的进步,满足大场景中机器人复杂任务处理和智能人机交互的迫切需求。

据介绍,作为南山博士论坛中科院先进院专场,“创新知行荟”再次登陆南山图书馆,面向更多专业听众。“创新知行荟”是由南山区科协与中科创客学院主办、深圳市中科钜弘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高端科普活动,主要是邀请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脑科学、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做专题演讲、圆桌对话以及进行科技成果与产业界对接等。

【记者】张秀娟

【摄影】朱洪波

【作者】 张秀娟;朱洪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