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第三代锐龙处理器的发布和上市,不但让AMD重新回到了性能的巅峰,同时也对竞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打乱了对手“挤牙膏”般的市场策略,迫使竞品不得不开始降价,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代产品。AMD 锐龙9 3950X的上市,更是越级挑战对手的HEDT平台,以16核之躯鏖战竞品的18核顶级旗舰。今天,大家期待已久的全新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终于得以现世,这个以超多核心、提供顶级多线程性能的系列曾获得了无数专业用户和发烧级玩家的肯定,那么它又将给玩家们带来哪些震撼的性能体验呢?32核/64线程是否就是消费级的终点?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看看性能巨兽的表现吧。
规格无可匹敌,32C/64T竟不是最强?
由于16核/32线程的规格已经下放到消费级平台的锐龙9 3950X上,所以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起步便是24核/48线程的AMD 锐龙Threadripper 3960X,同期发布的第二款就是32核/64线程的AMD 锐龙Threadripper 3970X。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同样采用了Zen2架构,和之前的产品一样,核心采用了台积电的7nm工艺制造,而IO Die则采用12nm工艺制造。
虽然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的针脚和前两代一样是LGA 4094,但是由于针脚定义的变化,将不能再继续使用之前的X399平台,而是需要升级到新一代的AMD TRX40平台。同样,前两代产品也无法在TRX40主板上使用。
从架构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采用了全新的拓扑接口,I/O Die位于处理器的正中,四个CCDs分别在I/O Die的两侧,每个CCD拥有6个(3960X)或8个核心(3970X)。这样的设计让处理器的每个CCD到I/O Die的距离相同,所有的核心的访问PCIe总线和内存的延迟都保持了一致(解决了上一代2990WX将I/O Die设计在其中两个CCD里造成的延迟问题),从而带来了更高的运行效率和性能,特别是在某些依赖内存延迟的应用如文件压缩中带来了成倍的性能提升。
内存方面,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支持四通道DDR4内存,还加入了对32GB Dual Rank内存的支持。也就是说,插满全部8根内存插槽最大可以拥有256GB的内存容量,对于内存再大都不嫌多的专业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根据不同的内存Rank布置能够支持的频率也有所不同,默认最高能支持到DDR4-3200,最低也有DDR4-2667。具体支持情况见下表:
当然,这个内存频率是默认的支持情况,玩家依旧可以使用D.O.C.P设置或手动的方式将内存频率拉至更高水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Infinity Fabric总线频率(fClk)的上限在1800MHz,即最高使用DDR4-3600的时候内存频率和IF总线是1:1对应的,超过这个频率将开启2:1分频(玩家最高可以使用到64GB DDR4-3600或者128GB DDR4-3200),这样的设置让玩家使用高频内存更加方便。虽然更高的内存频率可以带来更大的带宽,但是内存延时也会稍微增加一些,具体怎么选择就看玩家自己的应用需求了。另外,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同样支持ECC内存,这对想要组建工作站的玩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不过ECC的具体支持与否交给了主板,所以有这个需求的玩家在选择主板时注意分辨。
我们都知道,AMD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带来带宽更高的PCIe4.0,这对需要高带宽数据传输支持的专业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而作为发烧级产品,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在PCIe4.0的支持上自然会更加优秀。其拥有88条PCIe4.0通道,其中有72条PCIe4.0可以提供给玩家使用(8条芯片组 Downlink和8条芯片组Uplink为系统保留,不可用),其中处理器提供56条,TRX40芯片组提供16条。处理器和芯片组之间的通信也由原来的PCIe3.0×4变为了PCIe4.0×8,带宽提高了四倍,可以带来更高的数据交换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如此丰富的PCIe4.0通道,将为专业领域的创作者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可扩展性,为小型工作站带来更加充足的外部设备支持和链接。另外,由于带宽的加大,TRX40平台可以为玩家提供高达12个10Gbps 的USB接口,外接设备传输更加轻松。相比之下,竞品目前还是仅支持PCIe3.0,无论是通道数还是带宽上相比都落后了不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为什么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需要更换为新的TRX40芯片组而不再继续兼容之前的X399。
回到处理器本身,相比上一代Threadripper,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的升级可谓非常巨大,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的加速频率都是4.5GHz,基础频率这分别是3.8GHz和3.7GHz,基础频率和加速频率相对上一代来说都有了大幅提升,这对于一颗核心数如此之多的处理器来说实在是非常难得。由于ZEN2架构中全新设计的CCD结构,所以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拥有了高达140MB和144MB的高速缓存,是竞品的五倍以上。高频率+大缓存的设计,让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无论是在专业应用还是在游戏中的表现都更加优秀。
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同样支持新一代的CPPC2核心优化调度功能,每个CCD中拥有2个CPPC2 Fastest内核,配合WIN10 1903版以上操作系统能够带来更快的响应时间,让处理器发挥最大效能。
功耗方面,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的TDP以及PPT均为280W,相比上一代AMD 锐龙 Threadripper 2990WX提高了30W。考虑到规格和频率的提升非常巨大,这30W的功耗提升完全可以接受,毕竟一个水冷就能解决的散热问题不能算是问题。
细心的玩家一定会发现,上一代锐龙Threadripper的旗舰型号是2990WX,而这一代同样32核的型号却是3970X,那么在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之上是否还有更高端的顶级旗舰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AMD已经官宣即将推出型号为3990X的全球首颗64核心128线程HEDT平台发烧级处理器AMD锐龙Threadripper 3990X,虽然在单颗处理器中搭载64核是一个挑战,但ZEN2架构高度可扩展的CCD让这样的设计实现起来相对简单了不少,同时由于7nm工艺的加入,核心面积大幅缩小,才让单颗处理器中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下8个CCDs。
另外,由于CCD中的核心可以缩减为6个(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就是这样的规格),所以在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90X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之间可以很轻松的做出48核的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80X。虽然AMD没有宣布其的存在,但小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一切都看市场是否需要。毕竟现在即便是24核心的AMD锐龙Threadripper 3960X已经可以傲视群雄了。
包装高端精致,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
相对于前两代AMD锐龙Threadripper硕大的霸气包装来说,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的包装显得小巧了不少,看上去更加精致。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采用了相同的包装设计,打开外部的纸盒包装后,还需要将处理器从内部透明封装的包装内取出,充满了仪式感。
由于接口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的整体造型和之前没有变化,同样需要扣具才能安装在主板上,同时需要使用特殊的螺丝固定,包装内也附赠有专用的螺丝刀。水冷扣具等和前两代相比也没有区别,可以通用。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32核心性能巨兽到底有多么强悍吧!
独孤求败!性能王者再攀新高峰
从我们之前的锐龙9 3950X的评测中大家就可以看到,即使面对竞品HEDT平台的旗舰产品Core i9 9980XE,锐龙9 3950X依旧丝毫不落下风。虽然Intel上线了新一代的Core i9 10980XE,但是相对Core i9 9980XE的提升实在太小,所以对于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 3960X和3970X来说,竞品已经没有在规格上可以与之对位的产品。为了对比方便,我们也只有选择它来进行对比。
测试平台
处理器:AMD锐龙Threadripper 3960X
AMD锐龙Threadripper 3970X
散热器:恩杰X72 360一体式水冷
内存:美商海盗船复仇者RGB DDR4 3600 8GB×4
主板:华硕ROG ZENITH II EXTREME
技嘉TRX40 AORUS XTREME
显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硬盘:美商海盗船Gen4 NVme SSD
电源:华硕雷神1200W
操作系统:Windows 10 64bit专业版 1909
基准性能测试
从基准性能来看,使用ZEN2架构的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 3960X和3970X性能非常威猛。由于ZEN2架构单核性能的突飞猛进,加速频率4.5GHz的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在CPU-Z的单核测试中已经和加速频率4.8GHz的Core i9 10980XE处在同一水平上,而在Cinebench R20的单核测试中甚至高出了对手不少,表现非常抢眼。
多核性能一直是AMD的强项,在单核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会带来更大幅度核性能提升。从多核性能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虽然只比Core i9 10980XE多出三分之一的核心,但多核性能已经达到了后者的1.5倍以上,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更是直接翻倍。
在AIDA64的内存延迟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借助超大的三级缓存和ZEN2架构独特的拓扑结构,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相对于上一代来说内存延迟低了不少,和竞品相比已经非常接近。从随后的7-Zip测试中可以看到,由于内存延迟的降低,对内存带宽和延迟敏感的压缩解压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秒杀i9 10980XE毫不意外。
总的来说,在多线程性能方面,AMD锐龙Threadripper再一次创造了新的纪录。其综合实力已经只有AMD未来的新品在理论上可以超越。
渲染性能测试
对于购买这个级别处理器的玩家来说,必然是要用作生产力工具。3D渲染性能是否强劲是其中一部分玩家选购的卖点。所以我们特别针对这方面进行了测试。
测试软件我们选择了开源跨平台的Blender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用其中的基准测试)、Corona Render渲染器中的基准测试、渲染与模拟软件V-Ray中的基准测试以及光线追踪绘制渲染工具POV-Ray的基准测试。这些生产力工具可以完全调用多核心处理器中的所有线程,吃满处理器的全部性能。
结果自然是毫无悬念的。作为目前的最强旗舰,TR 3970X在完成各项任务时都快人一步,竞品完全无法与之抗衡。对于效率为王的生产力工具来说,可以极大的节省工作时间。
视频编码测试
即将到来的5G时代毫无疑问是视频的时代。所以视频编辑在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测试中选择了大家常用的Premiere Pro CC(视频编辑)、After Effects CC(特效制作)、达芬奇(视频调色和编辑)和Handbrake(视频转码)进行实际生产力环境测试。
Premiere Pro CC测试将一段Red拍摄的8K视频剪辑后输出为4K,达芬奇测试将一段Red拍摄的6K视频调色后输出为4K,After Effects CC测试将截取一段拥有丰富粒子特效的模板输出为4K。Handbrake将一段4K视频转码为1080P视频。
从测试结果来看,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和AMD 锐龙Threadripper 3970X毫无疑问是生产力工具的最佳选择,强劲的性能带来了效率上的大幅提升。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相比之前的项目,在视频编辑这块,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的差距没有那样大(但也保持了10%以上的差距),这和选择测试样本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也和这些软件不会像上一轮测试那样占据处理器的全部性能有关。
在Handbrake的转码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开启单个应用无法使用处理器的全部性能,所以三款处理器的成绩都差不多。但是同时开启四个时,差距一下就拉大了(此时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依旧没有满负载,所以成绩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差不多)。
如果说大家对视频编码时间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那么参考和Intel处理器的对比就会获得一个相对明了的感受。在影视创作和视频采编的实际使用环境中,创作者往往不会仅开启单一的工作软件,“全家桶”一起打开的时候,AMD锐龙Threadripper在更高负荷下运行时借助更多的线程数和更优秀的多线程性能,将会带来更大的性能优势。
另外,实际的视频生产力环境中,无论是编辑、渲染、特效制作输出还是转码,都是以帧为单位计算,工作量相比测试环境来说将会数倍放大,节省下来的时间将不再是测试中按秒来计算,而是几小时、十几小时甚至按天计算,足以带来效率上的突飞猛进。
可以说,就视频创作这方面的性能而言,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已经达到了一个业界领先的全新高度,在桌面市场可以说是无人能敌,不但是发烧玩家的最佳选择,甚至是好莱坞级的工作室组建工作站的必备之物,再往上,只有使用服务器多处理器系统或渲染农场了。
游戏性能测试
对于AMD 锐龙Threadripper这样的具备超多核心和线程的发烧级处理器来说,玩游戏确实有些“暴殄天物”,而且目前绝大多数游戏的引擎都无法完美利用到如此多的处理器核心。但是专业创作者在闲暇时玩玩游戏放松一下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这些高性能处理器的其他特性却能为游戏带来更流畅的体验,例如更高的加速频率以及远超竞品的IPC、140MB/144MB超大缓存等等。
随着显卡和显示器的发展,游戏分辨率也从主流的1080P开始往2K发展,我们这次测试选择了2K分辨率进行。
因为部分游戏对于多核心处理器的支持不够好,所以经常会出现HEDT平台的发烧级处理器游戏性能反而弱于低端处理器不少的情况,所以AMD也为锐龙Threadripper准备了游戏模式,玩家可以在BIOS或者使用Ryzen Master工具开启,开启游戏模式后,会关掉超线程并关闭一半的CCD(即只有2个CCD/一半核心工作),带来更好的游戏和旧应用兼容性。
从实测来看,根据游戏自身引擎的敏感角度不同(分别侧重频率、核心数量、内存带宽等等),各款3D大作的实测情况也有差异。总体来看,大部分游戏三款处理器的性能表现都差不多,两款AMD锐龙Threadripper在部分游戏中成绩稍好一些,但差距很小,基本上是同一水准。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基础频率和加速频率的提升以及AMD对多核心处理器的核心调教,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很好的解决了设计师玩游戏的问题,在开启游戏模式(Game Mode)后其游戏性能和现在的游戏专用处理器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温度与功耗测试:每瓦性能惊艳四座
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采用了台积电7nm工艺,而Core i9 10980XE依然使用的是14nm工艺,因此在功耗控制方面,前者从理论上讲就会拥有更大优势。从实测来看,锐龙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60X和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的满载考机功耗均为280W,考机全核心频率分别为处于3.9GHz~4GHz和3.8GHz~3.9GHz的范围内,内核温度在85℃左右,对于这么多核心的处理器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表现了。
而Core i9 10980XE虽然标注TDP仅为165W,在核心数更少的情况下,满载考机功耗依旧达到了270W,同时全核心频率还更低只有3.8GHz,这样算下来,AMD锐龙Threadripper 3960X和3970X的每瓦性能足以拉开对手几个档次了。在这样的能耗比下, Intel将来要继续提升自家HEDT平台处理器的核心/频率规格恐怕也不太实际,继续下去一颗处理器功耗都要超过300W,散热就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总结:独孤求败,这就是发烧级平台当之无愧的性能之王
从初代锐龙开始,AMD就一直在拉高旗舰处理器的标准,实行“越级挑战”战术打乱对手的产品布局和节奏。随着锐龙9 3950X的上市,AMD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越级挑战”,用一颗面向消费级的产品就成功挑战了竞品的HEDT发烧级平台旗舰产品。
对于定位更高的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来说,它们的出现就是为了刷新性能上限,和竞品的HEDT旗舰相比,两者看上去已经不像是一个时代的产物,AMD这一步实在迈得太大了,彻底让对手的“牙膏梦”破灭。对于专业创作领域,它们是当之无愧的性能之王,是专业设计师、视频编辑、3D制作等创意工作者的不二之选,也是高性能工作站的最佳搭档,市面上已经没有产品能够与之抗衡。无论是作为生产力工具需要效率、性能还是对功耗等多方面考量,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都能完美的胜任。
与此同时,它还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更快的PCIe4.0,可以连接更多设备,带来更高的工作上的便捷。对于创意工作者来说,最直接的便是远超PCIe3.0的 PCIe 4.0 NVME SSD,它的出现可以更好的解决工作中超大容量素材传输的问题,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这也让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更加值得发烧玩家以及真正的内容创建者选择。
和之前你来我往的局面不同,这一次AMD真正站在了性能之巅,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的发布让其独孤求败,短时间内恐怕Intel也拿不出能够翻盘的产品,更何况,AMD已经官宣了更加恐怖的64核128线程的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90X,即将引爆整个顶级处理器市场。各位专业消费者该如何选择,相信也不用小编多说了吧?
搭配主板选择:释放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无穷潜力
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拥有强大的性能,自然也需要一块好主板的来搭配。主板的供电规模、散热和扩展性是选购的重点。本次测试我们使用了华硕ROG ZENITH II EXTREME和技嘉TRX40 AORUS XTREME这两款产品。
华硕ROG ZENITH II EXTREME主板拥有超前的设计理念,专为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量身打造。它拥有旗舰级的配置和炫酷的设计美学,专为第三代AMD 锐龙Threadripper打造,用专业用户提供彪悍的性能体验。
供电部分,ROG ZENITH II EXTREME主板采用了全新的整合式供电架构,以应对现代高频率高性能高功耗处理器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er的供电需求,该主板搭载了怪兽级的供电设计:16组英飞凌TDA21472供电模组(70A),ProCool II 高强度实心电源接口、粉末化超合金电感及10K电容,这样的组合能提供高效稳定的供电效率,带来更加稳定和低温的使用环境。
ROG ZENITH II EXTREME主板充分利用了第三代AMD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多达64条PCIe 4.0通道,可同时连接多达20个PCIe设备。主板设计了4根PCIe 4.0×16插槽,为需要密集计算和3D图形加速的专业用户提供了更方便的扩展能力。该主板板载3个M.2插槽,配合PCIe4.0能够给专业用户带来更快的存储体验。通过ROG DIMM.2扩展卡,还可以再扩展2个支持110m规格的设备,充足的M.2插槽就是为解决专业用户的数据传输而生。
技嘉TRX40 AORUS XTREME拥有极致的美学设计,正面覆盖了大面积的AORUS散热装甲,供电部分采用单相可处理70安培电流需求的直出式16+3相全英飞凌(Infineon)数字电源设计,总输出功率为1330A。相较一般使用并联电源设计的主板,直出式电源设计的主板具有更低的Vcore纹波和更高的电源效率,有效降低电源阻抗并强化相位平衡效果,进一步调整16相电源的负载,让各相电源平均分配并处理电源需求,避免单一电源供应模块长时间在高负载下运作,以降低大幅功耗及废热的产生,让电源效率、耐用度及使用寿命得以倍增,能够充分满足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per的供电需求,即便开启PBO超频也不在话下。
除了配备强悍的供电设计,技嘉还搭配Fins-Array堆栈式鳍片、纳米碳镀层散热底板,8mm直径加大型热导管、大型铝质散热片及5公分滚珠承芯片组散热风扇等广受好评的散热解决方案。
AMD第三代锐龙Threadrippper和TRX40芯片组为大家带来了速度更快带宽更高的PCIe4.0,为了更好的发挥PCIe4.0的实力,技嘉TRX40 AORUS XTREME针对PCIe4.0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包括低损耗PCB、PCIe插槽、M.2插槽、信号调节器和专为PCIe4.0设计的切换器等众多新远见,可提供较低的电流阻抗和出色的PCIe 4.0信号稳定性,进一步发挥PCIe 4.0周边设备的性能。
PCIe插槽方面,技嘉TRX40 AORUS XTREME配备了四组两倍间距宽度的PCIe ×16插槽,通过独特的空间配置,可以安装四块双槽显卡或其他扩展卡,非常适合需要大量3D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高阶系统和工作站。M.2插槽方面,该主板支持拥有4组PCIe 4.0 × 4规格的M.2插槽,让专业消费者不但能够享受PCIe 4.0 NVME SSD带来的极速传输体验,同时还支持这四个NVMe SSD组建RAID 0阵列,让系统拥有高达14991MB/s的恐怖传输效能。同时主板还附赠新一代的AORUS Gen4 AIC扩充卡,除了可供额外四组PCI-E X4插槽,增加主板SSD扩充能力。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