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免费的编程资源和教程

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雷达可以探测高空高速目标,预警机为何不设计成隐形的

goqiw 2024-09-29 16:37:49 技术教程 29 ℃ 0 评论

雷达可以探测高空高速目标,预警机为何不设计成隐形的

雷达的飞行速度是接近200米/秒的,这种刷新率下控制好旁瓣辐射的话,那每次辐射峰值信号闪烁的距离就是2000米,如果不依靠末端主动头捕捉目标全靠反辐射定向的话,就算预警机头铁不关机,我也不认为这样能打得中目标。能威胁到相对靠后布置预警机的,只能是隐身机穿插用中距弹攻击或者是远程空空弹,常规中距弹大小的反辐射弹很难摸得着。远程空空弹按一架重型机挂4根计算,要达到所谓的分批次轮流打18发出来,也得是5/6架重型机同时组织进攻才行,要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预警机使用方的空中防御组织很有问题。


最大速度不代表平均速度,另外从海平面发射的48N6E最大速度也能推到6马赫+,空射远程弹就算尺寸重量更小,在万米高空以上发射最大速度飙5马赫并不奇怪,就算按走高抛弹道长途飞行减速下来,那也是在一万多米2马赫左右往下砸的玩意。查查aim-120和R77之类的包线就知道这些战机常用中距弹上射能力都不怎么样,要想拦截这些远距弹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雷达的原理就决定了探测高空高速目标,远比探测低空低速目标容易,探测海上目标更是研制雷达的难中之难。而且,除了特定设计的合成孔径雷达,或专用地面监控雷达,普通雷达根本没有探测低速、静止目标的能力。预警机之所以根本无需隐身,是因为反预警机导弹打的就是其装备的必须连续开机的多频段、全域扫描多普勒雷达,目标就是打下飞机或逼迫预警机关机,普通空对空、地对空导弹根本就没有那么远的有效射程


现代军舰的隐身设计,专门针对单脉冲引导头、红外成像复合导引头。地面装备的视觉隐身目标是降低各类光学装置捕捉概率,依旧与攻击武器导引头直接关联。反辐射导引头的全频带(基本上能覆盖对手95%以上的雷达频段且可以不断更新升级)、超高灵敏度与主动导引根本不可能有效兼容,先进反辐射导弹配置红外成像与捷联惯导,预警机再怎么折腾除非长期关机,否则依旧是一杆火炬。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