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免费的编程资源和教程

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微信为什么要推出双击头像会震动的“拍一拍”功能?

goqiw 2024-09-25 20:23:50 技术教程 150 ℃ 0 评论

微信为什么要推出双击头像会震动的“拍一拍”功能?

超高性价比的拉动全体用户跟新APP版本到最新的拉动能力。

外行看热闹,你如果专注于分析拍一拍,这玩意没啥实际作用,说提醒聊天不如@简单直接,说有效互动,勉为其难算是增加了一种社交表达手段和交互方式。

但是,内行要看门道。13年打飞机,14年红包,18年跳一跳。你群里的朋友,同事都在用,而文案一直提示你,你不能用,你难受不难受。难受你就会去更新微信到最新版本,这种高成本的推动所有用户更新到最新版本的操作,必然意味着微信新版本有战略意义。

上次更新,微信加了视频号,朋友圈下方增加了明显的视频号入口。这才是新版本微信的杀招,为短视频内容提供了朋友圈级别的入口,增加了红点和头像提示,几乎所有高频刷朋友圈的用户,只要更新到新版本,都能看到这个改动,正面对抗抖音。那么现在就差一个奇妙的手段让用户能够更新到最新版本了。

拍一拍,就是那个简约不简单的载体。

又是一个垃圾的鸡肋需求,从最初的强提醒到盆友圈表情包评论,再到拍一拍,有什么用啊?无非就是想证明,看我们微信在不断的更新,虽然此功能然并卵,就是给你们猎奇的。

言归正传,群聊中的用户都能在对话框看到文字提醒,但包括被拍对象在内的其他人,不论是否打开微信,都不会接收到“拍一拍”产生的震动反馈。这与QQ的窗口震动功能和微信群聊的@功能有所区别。而在个人对话中,用户使用“拍一拍”功能仅限于看到头像震动,被拍对象也不会收到提示。

那拍一拍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拍头,一种暧昧的操作行为。早期的双击头像是晃动一下,只是单方的行为,并没有承载太多的意义,以至从设计的角度看认为是一种行为反馈,代表双击过了。如果没有这种反馈,用户也不知道是否有操作过。现在的双击不在是单用户行为,而是给出了提示,这样就有了互动。当想一个人又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也不用问在不在啥的,拍拍头,行为上直接告诉对方想TA了。

以上纯属个人猜测,也许微信设计者只是简单的设计了一个功能。

个人猜想是为了拉近社交距离 ,增加互动形式,跟qq里的戳一戳类似;

还可能为了视频号,视频号改版了,之前发布朋友圈视频,头像上会有圈,可能是为了鼓励多发视频号,不要发朋友圈视频了,类似这种意思;

群里互动少了,这是一种新的互动形式,@别人太强,这种弱一点,也有趣味性;

情感化设计不同场景下拍一拍可以代表不同含义:可以是对他人的赞赏、安慰与激励等等-~~~

好啦,本期分享就到这里啦!欢迎下方评论留言哦!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