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免费的编程资源和教程

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不为物役,不为念奴

goqiw 2025-08-05 18:12:58 技术教程 7 ℃ 0 评论


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不为物役,不为念奴

我们这一生,似乎总是在被两种东西所困。

一种,是外在的“物”。我们追求更好的车,更大的房,更多的财富,更光鲜的社会地位。我们以为,拥有了越多的“物”,我们就会越幸福。结果,却常常在追逐的过程中,变成了物质的奴隶。

另一种,是内在的“念”。我们被过去的悔恨所纠缠,被未来的焦虑所裹挟,被头脑里永不停歇的纷繁思绪所折磨。我们以为,只要想得足够多、足够明白,就能掌控一切。结果,却常常在思考的牢笼里,画地为牢。

如何才能从这双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与后来的禅宗,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物物,而不物于物;

念念,而不念于念。

这短短八个字,藏着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终极智慧。

01. 物物,而不物于物 (驾驭万物,而不为万物所役)

这句话,出自 《庄子·外篇·山木》,它讲的是我们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物物”,是前半句,是入世的智慧。 它承认,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离不开物质。我们需要使用工具,创造价值,享受生活。我们可以去追求财富,改善生活,这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而不物于物”,是后半句,是出世的超然。 它提醒我们,你可以拥有万物,但决不能让万物拥有你。 - 你可以喜爱金钱,但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

钱是工具,是用来服务于你更美好生活的。可一旦你把赚钱当成了人生的唯一目的,为了它,可以牺牲健康、亲情和内心的安宁时,你就从金钱的“主人”,沦为了它的“奴隶”。

你可以享受便利,但不能被便利所绑架。 我们享受着手机带来的信息和娱乐,但当你离开它半小时,就感到坐立不安、魂不守舍时,你就已经被这部小小的“物”所控制了。

所谓“不物于物”,就是要时刻保持一份清醒:我是使用者,而非占有者。我与万物的关系,是“我用”,而非“我有”。

当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能在享受物质世界所带来的丰盛的同时,保持内心的自由与轻盈。

02. 念念,而不念于念 (觉察意念,而不执着于意念)

这句话,则脱胎于禅宗的智慧,它讲的是我们与自己内心念头的关系。

“念念”,是前半句,是“觉察”的功夫。 我们的头脑,就像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各种念头——好的、坏的、善的、恶的——在其中生灭流淌,这是无法也无需控制的。所谓“念念”,就是让你像一个站在岸边的人,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些念头来了,又去,不评判,不跟随。

“而不念于念”,是后半句,是“不执着”的境界。 它提醒我们,你可以有无数的念头,但决不能被任何一个念头所困住。

对于“悔恨”的念头 觉察到它升起了,看着它,然后轻轻地放下它。你知道,沉溺于对过去的悔恨,是在用已经发生的事,来惩罚现在的自己,毫无意义。

对于“焦虑”的念头 觉察到它来了,看着它,然后也轻轻地放下它。你知道,对未来的过度忧虑,是在为还未发生的事,预支今天的痛苦,同样毫无必要。

所谓“不念于念”,就是把你自己,从你的“念头”中抽离出来。你不是你的想法,你只是你想法的观察者。

当你的念头,再也无法“绑架”你时,你就获得了内心世界里,至高无上的自由。

▽ “物物而不物于物”,是我们在物质世界里的修行,它让我们活得丰盛而自由。

“念念而不念于念”,是我们在精神世界里的修行,它让我们活得清醒而安宁。

一个是向外安身,一个是向内立命。

这,或许就是一个人所能追求到的,最高级的人生状态。

愿我们都能在这纷繁的世界里,驾驭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觉察万念,而不为万念所奴。 身在俗世,心在云端。

Tags: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