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什么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on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操作界面。
操作系统为什么要裁剪?
正常版本的Linux是一种通用的操作系统,其内核支持需要具有对硬件平台广泛的支持,所以需要支持多个功能模块;其文件系统也是一样里面安装了各种服务和软件,不仅占用系统资源,而且会影响系统对事件的响应速度和执行速度,所以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裁剪压缩,删除不必要的模块和软件。
嵌入式系统更是如此,嵌入式系统是针对具体应用开发的系统,在设计时其硬件平台和软件设计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不会轻易改动,所以可以根据软硬件的实际情况定制化内核和文件系统。
主要裁剪的是内核和文件系统。
内核裁剪的方法
O内核裁剪的三种方法
O第一种使用内核自身的配置工具,编译定制内核。Linux能够很好支持模块化,内核有许多可以独立增加或者删除的功能模块。
O在编译根据系统平台的特点和应用需求配置内核,添加需要的功能,删除不需要的功能,此方法的缺点是内核裁剪的粒度较大,精度较小。
Omake menuconfig
第二种是修改内核源码进行裁剪,通过平台和应用的需求,在内核源码适当的位置加入一些条件编译语句,定制内核选项,颗粒度更小,裁剪出来的内核体积更小,适合嵌入式系统需求。
第三种是基于系统调用关系进行内核裁剪,内核是操作系统运行的核心,内核函数在系统调用,异常产生和中断的时候被调用,分析清楚系统调用关系,将不需要的内核函数裁剪。
文件系统裁剪
一句话:删掉哪些没有用的文件
学会制作文件系统就知道文件系统最低配需要哪些东西,那裁剪文件系统不就手到擒来
如何构建一个文件系统
一般构建文件系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使用文件系统生成工具,例如busybox,debootstrap,febootstrap
第二种是使用官方给出的最小文件系统,例如Ubuntu base镜像
基于Busybox制作文件系统
root@cary:~# tar jxf busybox-snapshot.tar.bz2
root@cary:~# cd busybox/
root@cary:~/busybox# make menuconfig
make && make install
默认安装在_install目录
制作rootfs并补齐缺少文件夹
root@cary:~/busybox# mkdir rootfs
root@cary:~/busybox# cp -rf _install/* rootfs/
root@cary:~/busybox# cd rootfs/
root@cary:~/busybox/rootfs# ls
bin linuxrc sbin usr
root@cary:~/busybox/rootfs# mkdir dev etc lib proc sys tmp var root
root@cary:~/busybox/rootfs# ls
bin dev etc lib linuxrc proc root sbin sys tmp usr var
root@cary:~/busybox/rootfs#
补充配置文件
Busybox提供了基础的/etc配置文件,拷贝过来即可
Inittab启动配置文件
Inittab文件格式:
label:runlevel:action:process
添加rxS
rcS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挂载文件系统例如fstab和devpts,二是mdev用于管理设备的插拔例如鼠标,键盘,u盘。
添加fstab
修改/etc/fstab文件,/etc/init.d/rcS执行mount –a的时候会自动挂载这些文件系统
环境变量profile
怎么选择文件系统类型?
简单的一个文件系统已经搞定,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文件系统的格式
怎么选择文件系统类型呢?
我们要从硬件&内核&系统需求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硬件:考虑存储介质Flash是NOR Flash还是NAND Flash,Ram的大小
内核:考虑裁剪后支持哪些文件系统,采用哪种最合适,性能·速度满足要求
系统需求:考虑运行速度,是否压缩
使用官方的base镜像制作
Ubuntu base 镜像下载链接:cdimage.ubuntu.com/ubuntu-base/releases/
下载解压就发现里面有一个完整的文件系统
root@cary:~/ubuntu-base# mkdir rootfs
root@cary:~/ubuntu-base# tar -xzf ubuntu-base-22.10-base-arm64.tar.gz -C rootfs/
root@cary:~/ubuntu-base# cd rootfs/
root@cary:~/ubuntu-base/rootfs# ls
bin boot dev etc home lib media mnt opt proc root run sbin srv sys tmp usr var
root@cary:~/ubuntu-base# chroot rootfs/
root@cary:/# ls
bin boot dev etc home lib media mnt opt proc root run sbin srv sys tmp usr var
更新
root@cary:/#apt update
根据需要安装需要的包,需要网络环境
root@cary:/#apt install ssh net-tools
接下来就是用户创建、DNS、网络配置、串口设置、lib拷贝等等
下面是实际项目中第一个最简单的版本笔记,在x86系统下制作aarch64文件系统
Initial rootfs version:
[root@localhost arron]# mount CentOS-7-aarch64-Everything-2009.iso /tmp/
mount: /dev/loop1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
[root@localhost arron]# ls /tmp/LiveOS
squashfs.img TRANS.TBL
cp /tmp/LiveOS/squashfs.img .
mv squashfs.img rootfs_1_00_00.img
mkdir rootfs
mount rootfs_1_00_00.img rootfs
mount -t sysfs /sys rootfs/sys
mount -t proc /proc rootfs/proc
mount -o bind /dev rootfs/dev
mount -o bind /dev rootfs/dev/pts
centos-release-7.9.2009.el7.centos.arrch64.com
yum-3.4.3-168.el7.centos.noarch.rpm
yum-metadata-parser-1.1.4-10.el7.aarch64.rpm
yum-plugin-fastestmirror-1.1.31-54.el7_8_noarch.rpm
rpm2cpio centos-release-7.9.2009.el7.centos.arrch64.com | cpio -idumv
rpm2cpio yum-3.4.3-168.el7.centos.noarch.rpm | cpio -idumv
rpm2cpio yum-metadata-parser-1.1.4-10.el7.aarch64.rpm | cpio -idumv
rpm2cpio yum-plugin-fastestmirror-1.1.31-54.el7_8_noarch.rpm | cpio -idumv
change root
echo ':qemu-aarch64:M::\x7f\x45\x4c\x46\x02\x01\x01\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0\x02\x00\xb7\x00:\xff\xff\xff\xff\xff\xff\xff\x00\xff\xff\xff\xff\xff\xff\xff\xff\xfe\xff\xff\xff:/usr/bin/qemu-aarch64-static:OC' > /proc/sys/fs/binfmt_misc/register
cat /proc/sys/fs/binfmt_misc/qemu-aarch64
cp /usr/bin/qemu-aarch64-static centos_rootfs/usr/bin/ -rf
chroot roots
yum install -y sudo passwd openssh telnet net-tools
没有桌面不需要,可能会导致开不起,需要切换到命令行模式
yum groupinstall "X Window System"
yum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umount rootfs/dev/pts
umount rootfs/dev
umount rootfs/proc
umount rootfs/sys
umount rootfs
猜你喜欢
- 2025-07-06 深度操作系统 Deepin V23 安装最新的 linux 内核
- 2025-07-06 10.开发板与 Windows 共享文件 openwrt入门经典教程
- 2025-07-06 技术帖 | 飞凌嵌入式T113-i开发板的休眠及唤醒操作
- 2025-07-06 Linux系统的移植和裁剪(linux移植lvgl)
- 2025-07-06 瑞芯微RK3568J如何“调节主频”,实现功耗降低?一文教会您!
- 2025-07-06 16.应用程序软件包测试 openwrt入门经典教程
- 2025-07-06 「技术干货」一文搞懂怎么使用Linux内核模块
- 2025-07-06 ELF 1技术贴|如何支持exFAT和NTFS格式
- 2025-07-06 笔记-利用本地配置文件Actions云编译Openwrt
- 2025-07-06 busybox文件系统制作步骤,带你快速学习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sd分区 (65)
- raid5数据恢复 (81)
- 地址转换 (73)
- 手机存储卡根目录 (55)
- tcp端口 (74)
- project server (59)
- 双击ctrl (55)
- 鼠标 单击变双击 (67)
- debugview (59)
- 字符动画 (65)
- flushdns (57)
- ps复制快捷键 (57)
- 清除系统垃圾代码 (58)
- web服务器的架设 (67)
- 16进制转换 (69)
- xclient (55)
- ps源文件 (67)
- filezilla server (59)
- 句柄无效 (56)
- word页眉页脚设置 (59)
- ansys实例 (56)
- 6 1 3固件 (59)
- sqlserver2000挂起 (59)
- vm虚拟主机 (55)
- config (61)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