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青年总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航天事业的发展,青年一代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东方IC,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过一半,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的科研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一批全国知名的先进青年典型正脱颖而出。
在航天老院士和型号带头人的眼中,航天青年如何更好的投身航天新时代呢?
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的“航天青聚夜”中国宇航学会2018年青年专家论坛上,航天老院士龙乐豪和火箭总师张智这样深情寄语航天青年——
龙乐豪:“航天青年要成才,首先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满头银发的龙乐豪院士坐在年轻人面前,回忆着自己几十年的航天往事,娓娓道来。
“再穷要有一根打狗棍,中国人也要有自己的打狗棍。”
在那个外敌来犯的年代,投身航天就是一种国家使命。现在的航天青年要成才,首先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你们以后能够担当起新时代的建设者角色。” 龙乐豪说。
严慎细实的作风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在龙乐豪看来,这种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精神,不仅是在航天领域,在任何一个大型现代化工程中都必须发扬光大。
“中国火箭拥有90%以上的成功率,是靠严慎细实的作风换来的,航天事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学生也一样,考试时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他说。
作为“金牌火箭”长三甲系列的前总设计师,龙乐豪至今清楚记得火箭首飞的瞬间。
“火箭采用了很多新技术,非常不容易,首飞成功后有很多掌声和光环,但我心里是冷静的,在这个位置上,做出一点成绩,这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在龙乐豪看来,经受得住成功和失败两种考验的人才能更加成熟。
张智:“第一个方法是给他活干,第二个是多给他活干,第三个是多给他难活干。”
在谈及如何培养年轻人时,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笑着说,“第一个方法是给他活干,第二个是多给他活干,第三个是多给他难活干。”
在张智看来,年轻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团队领导,要为年轻人创造成长环境,首先要让年轻人有明确的目标,其次要给他们一定的容错机会。
过去,投身航天是一种国家使命,一代代航天青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上下求索冲锋在前。现在,航天事业象征着国家力量,新时代的航天青年,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广阔的舞台。
未来可期,继续前行。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航天青年的成长道路将更加顺畅。
文/赵聪
摄/宿东
编辑/杨成 林佳昕
监制/黄希
图片来源于东方IC,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你有一个加入中国航天的机会!
2018年中国航天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拟招聘的岗位如下:
新闻采编人员(社会成熟人才)
岗位职责:
1. 完成报纸的组稿、编辑、排版、校对工作,保证报纸正常出版;
2. 完成重大报道选题、深度报道选题的版面编辑工作,制定并实施本岗位的编辑选题计划;
3. 与航天系统上级部门及各单位保持日常信息沟通,及时掌握新闻线索,巩固并发展通讯员队伍;
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岗位要求:
1.有一定的报纸工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
2.新闻、中文、哲学、经济等相关专业(条件优秀者不限专业)。
3.具备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掌握新闻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能力。
4.熟悉方正飞腾排版软件,具备一定的版面策划和编辑能力。
5.热爱航天事业和新闻事业,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招聘程序
凡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投递到邮箱htb2018zhaopin@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2018应聘采编岗位”字样。中国航天报社有限责任公司对简历进行筛选后将安排面试,面试合格人员进入报社实习,实习期考核结束后确认是否录用。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综合楼 邮编:100048
联系人:崔老师
办公电话:(010)68373531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