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免费的编程资源和教程

网站首页 > 技术教程 正文

原来这样操作,根据等高线生成TIN变得如此简单

goqiw 2024-12-07 11:55:17 技术教程 35 ℃ 0 评论

概述

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也名“曲面数据结构”,是由Peuker和他的同事于1978年设计的一个系统,它是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TIN常用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盖表面。

不规则三角网数据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1)占用的内存空间;

(2)是否包含三角网中的各三角形、边及节点间的拓扑关系;

(3)数据结构使用的效率。

不规则三角网能随地形起伏变化的复杂性而改变采样点的密度和决定采样点的位置,因而它能够避免地形起伏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如山脊,山谷线,地形变化线等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水经微图下载高程DEM

本教程所使用的高程数据可以从水经微图中下载的,水经微图中可以下载全球NASA 30米和NASA 12.5米高程数据,除了下载高程数据外,常见的GIS数据都可以从微图中下载。

在水经微图中,将地图切换到高程DEM,点击旁边的小三角,这里我们选择“备用服务器全球 NASA 12.5米”如下图所示。

框选下载范围

双击后,在显示的“新建任务”对话框中选择下载级别为16级,保存格式选择“GeoTIF”,坐标投影选择“WGS84 经纬度坐标”,点击“确定”,再点击“确认”开始下载高程数据,如下图所示。

下载高程数据

下载结果

生成等高线

将下载的高程数据加载到Global Mapper内,在菜单栏上点击“分析\生成等高线”生成等高线,如下图所示。

生成等高线

在显示的“等高线产生选项”对话框内,设置等高距为10m,点击确定完成等高线的生成,如下图所示。

生成等高线设置

生成等高线之后点击“文件\输出\输出矢量格式”,将等高线输出为shp格式,如下图所示。

导出等高线

制作TIN

将生成的等高线加载到ArcMap内,由于空间分析必须要激活扩展模块,所以需要点击菜单栏上的“自定义\扩展模块”以激活扩展模块,如下图所示。

激活扩展模块

在显示的“扩展模块”对话框中勾选上“3D Analyst”,如果经常用的话建议把所有的都勾选上,如下图所示。

勾选3D Analyst模块

在ArcToolbox工具箱中点击“3D Analyst工具\数据管理\TIN\创建TIN”,如下图所示。

创建TIN

在显示的“创建TIN”对话框中,设置好输出TIN的目录,坐标系可以不用填写,输入要素类已经默认填好了图层“等高线”,如下图所示。

创建TIN设置

点击确定之后有就可以看到生成的TIN,但是由于等高线的阻挡,看不到完整的TIN,首先将图层“等高线”前面的勾去掉,隐藏“等高线”图层,如下图所示。

隐藏等高线图层

隐藏之后还是有等高线遮挡,在“TIN”图层点击右键,选择属性,如下图所示。

选择属性

在显示的“图层属性”对话框内,选择“符号系统”选项卡,将“边类型”前面的勾去掉,如下图所示。

去掉边类型

点击确定之后应用并关闭,即可看到生成的TIN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生成的TIN

如果高程分段需要整数,同样是点击右键选择属性,在显示的“图层属性”对话框内选择“符号系统”选项卡,选择上“高程”,点击“分类”按钮,如下图所示。

点击分类按钮

在显示的“分类”对话框中修改中断值为整数,如下图所示。

修改中断值为整数

修改之后高程的分段值即变为了整数,如下图所示。

修改后高程值分段

结语

关于ArcGIS不规则三角网(TIN)全部介绍,我们陆续整理出其他工具的讲解,敬请期待。

最后,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与GIS相关的任何难题,请通过私信台留言告诉我们,我们将针对比较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将我们“为您提供丰富的地图数据与专业的GIS服务”之宗旨落到实处!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